kokAPP(KOK.COM)-ios/app
领导干部正确排序的方法

领导干部的排序是有规律可循的,大部分规则是全国统一的,也有个别规则因地制宜,在不同省份可能有所区别。

我国领导职务层次分为:国家级正职、国家级副职、省部级正职、省部级副职、厅局级正职、厅局级副职、县处级正职、县处级副职、乡科级正职、乡科级副职,这十个层次的级别排序,就是按照职务排序的。

二、在职级序列里,也是从高到低排序:我国职级序列从高到低分为:一级巡视员、二级巡视员、一级调研员、二级调研员、三级调研员、四级调研员、一级主任科员、二级主任科员、三级主任科员、四级主任科员、一级科员、二级科员等十二的层次,排名也是依次为之。

三、党内职务优先于领导职务。在单位正职当中,以党内职务排先,行政职务次后:例如县委书记和县长,都是县里的正职,都是正处级岗位,级别一样,但是按照先党内再到行政的规矩,在排名时,先排县委书记,再到县长。

副职的排名也是按照先党内后行政的规则:例如省级层面,省委常委和副省长都是副省部级,但排名上,省委常委排在前面;在省里的厅局里,厅党组成员排在不是党组成员的副厅长前面。

在同类的副职当中,常务副职排在前面:例如所有的副县长当中,常务副县长排在前面;在省级层面,也是常务副省长排在所有副省长的第一位。

同一级别中兼有党内职务的排在前面:例如副县长当中,常务副县长肯定是县委常委,还有常委副县长,这两位副职排在所有副县长前面。

四、根据领导所任职单位的层面高低排序:如果三位领导都是正厅级,例如国家部委的司长、省里的厅长和地级市的市长,那么应该按照中央的司长、省厅的厅长,再到市长的顺序进行排序。

五、根据领导岗位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:例如县委常委排在副县长前面,副县长排在县政协副主席前面。

六、同一级别、同一职务的排序:如果是同一级别、同一职务,那么就以任同一级别时间的先后为序:例如都是县委常委,就以进入常委班子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序。

也就是说,党内职务优先于领导职务、领导职务优先于职级序列:例如,常委优先于委员、委员优先于非委员的领导干部、领导职务的优先于职级。

以上这些领导干部的排名规则是一般性规则,不同的省份可以略有不同,例如在省委常委的排名中,不同省份就有所不同,有的省份是以进入常委班子时间先后排名,有的省份以提拔为副省级干部时间先后排名,有的省份把省纪委书记排名靠前。但不同地方基本上是大同小异,因工作需要组织上明确的排名次序,以组织上发文或宣布的次序为准。

领导干部排序!(2021年组织部修订版)

1、单位副职,常务副职排先;不设常务副职的,以党内副职或在同一级别中兼有党内副职的排先,然后按级别大小为序。排名次序一般为:常务副书记(副局长、副主任)、副书记、副局长(副主任)、纪委书记(纪检组长)、党委委员(党组成员)。

2、同一级别、同一职务,以任同一级别时间的先后为序;同一级别、同一职务,并同一时间任职的,以到本单位工作的先后为序;同一级别、同一职务、同一任职时间,并同时到同一单位工作的,以姓氏笔划为序。

各单位接通知后,没按以上要求排名的应作自行调整。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单位内设机构,以及非领导职务的排名可参照执行。未尽事宜,由本部负责解释。

领导职务的大小。这条好理解,根据《公务员法》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十档,非领导层次在在厅局级以下设置分为八档,处长大于副处长,调研员大于副调研员。

领导任职机关的大小。如同一职级的三位领导分别来自中央、省、地市的,以中央的排首、省次之,地市为末。

领导岗位的重要程度。如某县副书记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、副县长、政协副主席皆同属副县(处),以在领导序列的重要性排序:副书记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、副县长、政协副主席。